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共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我院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21


1019日上午,我院在党团活动室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2024级辅导员刘芸出席本次活动。本次座谈会由就创部部长郑淑霞主持,各创新大赛参赛团队参与。

首先由郑淑霞对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和要求做出详细介绍,随后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了此次回信,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废里陶金——杨澍


观看了《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后,我深受鼓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和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创新报国的决心。总书记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这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勉励,也是对所有青年的号召。作为新时代的环境专业的研究生,我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为实现祖国天更蓝、水更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废里陶金——张清静

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段极其珍贵且意义非凡的旅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谆谆教诲,不仅彰显了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更深刻揭示了青年学子在构筑国家未来蓝图中的不可或缺性。此番经历让我深切体悟到,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响应国家的召唤,勇于肩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高超科技——郑淑霞



作为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负责人,我深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回信中,总书记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通过参与大赛,我们团队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还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友谊。总书记的勉励让我更加明白,青年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勇担时代使命,为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用科技创新解决行业难题。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高超科技——吴汪洋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青年学子的回信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倍感使命与责任。我们的项目聚焦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产业化的技术瓶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痛点,提升材料性能与应用范围。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明白,青年人应该勇立时代潮头,用创新思维和技术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通过这次大赛,我们不仅展现了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风采,更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创新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鞭策也是指引,激励着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我们定不负重托,用青春与智慧书写科技新篇章!

重塑新生——陈慧琳

学习心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对我来说不仅优秀青年施展才华、发挥本领的顶尖舞台,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在打磨项目的过程中,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和老师之间,都会发生思维的碰撞,而这些思维的碰撞,除了能够让我们项目更加精进之外,也让我自身的思维方式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我认为这种成长带来的影响是积极长远的。作为新一代的环资学子,我们团队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发挥专业所长,为祖国绿色资源化循环利用事业贡献一份青年力量。能够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是我此次比赛最为宝贵的收获。今后,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共同探索创新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永不停歇。

重塑新生——王敏



收到总书记的亲笔回信,我内心澎湃不已。总书记在信中谆谆告诫:“全社会都应关注青年的成长进步,打造一个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使广大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得以尽情挥洒智慧与才华。”作为一位参赛者,同时也是团队的领导者,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份浓厚的氛围,并在其激励下,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中。我坚信,创新是未来的引领者,而青年正是这一进程的中坚力量。总书记的回信,为我注入了无限动力和坚强信心。展望未来,我将铭记总书记的期望,更加执着地将个人的梦想汇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最后由辅导员刘芸作总结发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们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汲取前人积累的经验,珍惜当下优越的技术条件,把握机遇,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在创新领域的发展,在2023-2024学年,我院学子累积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铜奖2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金奖1项,银奖2项。在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创新引领未来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常用链接

0591-22868175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理工楼6号楼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