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
【关于环境学院】
★福建省最早开展环境保护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单位之一
★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资源循环与生态修复省级高原学科
★与美国、英国、日本、芬兰、加拿大、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合作研究
★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州市政府、泉州市政府等单位建立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本-硕-博”多层次办学结构
★2017年,学生获得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8年,学生获得第十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每年都有本科生赴欧洲、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交流学习,其中每年有10个以上交换生赴芬兰诺维亚应用科技大学
2017年,10名本科生赴芬兰诺维亚应用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其中Raseborg校区6名,Vassa校区4名);2018年14名本科生获得该校交换生资格(其中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助6名)
2017年11月,福建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
【3个本科专业】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5个硕士点】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塑料加工工程、环境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个博士点】
★环境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教学科研资源】
★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
★国家级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建)
★福建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培育)
★30多个本科教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本科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近5年教学科研成果】
★完成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100多项和200多项环评、咨询、社会服务项目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基金11项,欧盟项目1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多项
★发表高级别论文300多篇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多件
★编著出版教材10多部
★2016、2017年学院整体科研任务完成率超过150%,在全校理工科中排名第一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占65.7%,具有博士学位占80%以上。
★双聘院士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
★闽江学者奖励计划5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
★福建省双百计划人才1人
★福建省创新创业人才1人
★福建省闽江科普传播学者1人
★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青年英才5人
★敦聘客座教授3名
台湾大学蒋本基教授来我院讲学
【专业简介】
★环境科学(按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
专业优势: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核心课程:环境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和资源经济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等。
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环境检测、环境管理相关的企业和升学,其中2017届毕业生中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占19.4%。
学院师生赴龙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工程(按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福建省一类重点专业,理工结合、以工为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环保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等。
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环境工程与设计相关企业和升学,其中2017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人数占27.5%。
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签订协同创新战略协议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专业优势:我校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十所高校之一,本专业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
核心课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清洁生产、环境监测、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聚合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聚合物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废旧制件拆解技术与实践等。
学院承办“众心细分类,资源再循环”零废弃论坛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8170、0591-22868175、0591-22868180
★学院网址:http://env.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