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电化学实验室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1月27日(周一)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1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陈日耀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郑曦 | 高级工程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陈晓 | 高级工程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刘耀兴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金延超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刘键熙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丁蕊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项伟 | 材料工程 | 金延超、陈日耀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碳材料负载的钴MOF衍生物类芬顿水消毒及降解污染物研究 |
艾林林 | 环境科学 | 陈日耀、金延超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生物炭负载铜锰催化高碘酸盐降解抗生素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陈隋晓辰 | 环境科学 | 金延超、陈日耀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双极膜电渗析回收锂正极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
连睿 | 环境科学 | 刘耀兴、陈日耀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离子型稀土浸矿液中的稀土及硫酸铵 |
吕明智 | 材料工程 | 刘耀兴、薛珲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锌空气电池耦合双极膜电渗析回收水体中的硼研究 |
汪智聪 | 环境科学 | 丁蕊、陈日耀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光电介导功能微生物群落强化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 |
刘俊彬 | 材料工程 | 刘键熙、陈日耀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功能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体中纳微塑料的去除 |
环境污染修复课题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1月30日(周四)上午9: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2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金晓英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成 员 | 甘 莉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林加奖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翁秀兰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林 玫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薛 超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陈锦阳 | 化学 | 甘莉、陈祖亮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硫还原菌合成纳米硫化铁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
武镕浩 | 材料工程 | 薛超、陈祖亮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硫化亚铁的硫化地杆菌厌氧合成及脱除矿山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机制研究 |
巫建旺 | 材料工程 | 林玫、陈祖亮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铁锰催化剂原位生产/活化过氧化氢的机理及其对恩诺沙星的降解 |
苏始洵 | 环境工程 | 林加奖、陈祖亮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碳、氮输入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转及其化的影响机制 |
张毓宇 | 环境科学 | 陈祖亮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稀土矿区废渣中稀土元素的生物浸出研究 |
周淦晨 | 环境工程 | 金晓英、陈祖亮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绿色合成铁/锰基纳米材料回收矿区废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 |
张晨昕 | 材料工程 | 陈祖亮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耐冷假单胞菌固定化生物材料回收稀土浸出液中的稀土元素 |
徐信淼 | 材料工程 | 翁秀兰、陈祖亮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绿色合成的纳米铁高选择性回收稀土元素的研究 |
环境材料开发研究所
第一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2日(周六)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1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陈庆华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李世迁 | 教授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曹长林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吴德隆 | 材料工程 | 陈庆华、曹长林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林良斌 | 材料工程 | 曹长林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吴旺华 | 材料工程 | 李世迁、肖荔人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郑一泓 | 环境工程 | 陈庆华、陈潇川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赖志颖 | 材料工程 | 陈庆华、曾令兴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连雨欣 | 环境科学 | 孙晓丽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陈晨希 | 环境科学 | 黄宝铨、孙晓丽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刘龙杰 | 环境工程 | 薛珲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第二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2日(周六)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2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钱庆荣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曾令兴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金红君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王彦沣 | 材料工程 | 钱庆荣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张润泽 | 环境科学 | 钱庆荣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林颖 | 材料工程 | 钱庆荣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林惠珍 | 材料工程 | 薛珲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方朝斌 | 环境科学 | 曾令兴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葛名洋 | 环境科学 | 陈庆华、曾令兴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王文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曾令兴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吴子彦 | 材料工程 | 金红君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第三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2日(周六)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四楼420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肖荔人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
成 员 | 罗永晋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孙晓丽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李燕 | 化学 | 肖荔人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郑博涛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肖荔人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王馨 | 材料工程 | 罗永晋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马宗玉 | 材料工程 | 罗永晋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林逸典 | 环境化学 | 罗永晋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邱灿烨 | 环境科学 | 孙晓丽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武翔 | 化学 | 肖荔人、孙晓丽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陈溶 | 材料工程 | 肖荔人、孙晓丽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第四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2日(周六)19: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2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陈庆华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钱庆荣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薛珲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罗永晋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曾令兴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陈银烨 | 环境化学 | 罗永晋 | 全日制博士学位 |
林楚园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曾令兴 | 全日制博士学位 |
毛婧芸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薛珲 | 全日制博士学位 |
牛奎 | 环境化学 | 陈庆华、罗永晋 | 全日制博士学位 |
汤营茂 | 环境化学 | 陈庆华 | 非全日制博士学位 |
第五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月8日(周一)10: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二楼201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罗永晋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罗富彬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金红君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施栋梁 | 材料工程 | 杜鹏飞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以甲酸甲酯为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性能探究 |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8日(周五)上午9:15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四楼420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钱庆荣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杨民权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薛珲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沈丽娟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杨徐荟 | 讲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博士、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李梦晴 | 化学 | 杨民权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二维单晶胞ZnIn2S4基光催化剂的调控策略及选择性有机转化性能研究 |
伊佳雨 | 化学 | 钱庆荣、杨民权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宽光谱响应的铋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光热协同催化性能研究 |
杨鑫 | 环境工程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ZnIn2S4/金属硒化物异质结构建应用于硫醇无氧氧化性能研究 | |
陈颖 | 材料工程 | 杨民权、沈丽娟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基于新型PEA2PbBr4钙钛矿的异质结设计制备及甲苯有氧氧化性能研究 |
柯孙在 | 材料工程 | 杨民权、杨徐荟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基于近自由电子气的二维MXene材料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
生物地球课题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13日(周三)14: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理工楼6号楼四楼402教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杨智满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员 | 张虹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韩永和 | 副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邱宇鸿 | 环境科学 | 杨智满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混合菌群转化农业有机废弃物合成腐殖酸机制研究 |
许可欣 | 材料工程 | 杨智满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稀土元素掺杂生物炭介导的芒萁高固含量厌氧发酵技术研究 |
崔熙雯 | 环境科学 | 韩永和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稀土的响应特征 |
周寒琳 | 环境工程 | 张虹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膳食风险评估 |
杨祥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张勇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海洋酸化与升温对台湾海峡硅藻浮游植物群落固碳的影响及其机制 |
王茵蕊 | 材料工程 | 张勇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温度和磷限制对颗石藻的生理影响 |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17日(周日)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四楼420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陈登龙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郑雪琳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
陈钦慧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 |
卢至行 | 讲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郭可衍 | 环境工程 | 陈登龙、卢至行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基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詹东阳 | 材料工程 | 陈登龙、卢至行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陈海潮 | 材料工程 | 陈登龙、卢至行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纤维素/PP/碳酸钙共混增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环境科学研究所开题公告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科研楼14号楼420会
二、开题报告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王菲凤、郑育毅、孙启元、吴春山、刘常青、张梦露
三、开题报告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论文题目 |
杨煜琦 | 环境化学 | 刘常青、郑育毅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生物强化菌群驯化及其对厌氧消化体系氨氮抑制的缓解作用 |
张涛 | 材料工程 | 孙启元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痕量氧化还原介质强化水中紫外/高碘酸盐对有机磷阻燃剂的降解 |
蒋雅茵 | 材料工程 | 孙启元、王菲凤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DOM的来源变化对1O2微观不均质现象的影响机理及应用 |
王赟 | 材料工程 | 张梦露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微塑料对餐厨垃圾发酵液MEC产氢及ARGs去除的影响研究 |
郭雨欣 | 环境化学 | 王菲凤、孙启元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不同地区土壤DOM分子量分级对UV/NaDCC体系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影响 |
王玄森 | 材料工程 | 谢蓉蓉、张梦露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mos2对病原菌表现型耐药性的研究 |
庄玲玲 | 环境化学 | 张伟芳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MnOx/C-3D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还原协同电催化氟苯尼考的机理探究 |
潘佳虹 | 环境工程 | 张伟芳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双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活化过氧单硫酸盐去除抗性污染物的研究 |
黄锦焘 | 环境科学 | 王菲凤、孙启元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UV/NaDCC体系中藻类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制研究 |
孙宏伟 | 材料工程 | 吴春山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FeOOH/MIL-100(Fe)强化海水养殖尾水同步脱氮除磷 |
李钰辉 | 材料工程 | 郑育毅、刘常青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菌丝体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促进厨余垃圾堆肥的研究 |
刘金池 | 材料工程 | 张梦露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管道材质对饮用水中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自然转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
环境友好复合材料课题组
时间:2023年12月27日(周三)14: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四楼420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杨民权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黄宝铨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陈前火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李红周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罗富彬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博士及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邹莹兵 | 化学 | 李红周、罗富彬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氮磷系晶态多孔材料阻燃剂设计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
周俞铭 | 材料工程 | 李红周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基于生物基材料构建新型氮磷系阻燃剂及对棉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
许瑶菲 | 环境科学 | 罗富彬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可循环回收环氧树脂/功能化聚乙二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张傲天 | 材料工程 | 陈前火、李红周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逐层自组装法对聚氨酯泡沫的表面改性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
李文健 | 材料工程 | 李红周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新型无卤阻燃苎麻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孙军艳 | 材料工程 | 罗富彬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基于动态共价键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28日(周四)15: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301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钱庆荣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员 | 许丽忠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满瀚阳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朱波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学位论文题目 |
何宇强 | 环境科学 | 满瀚阳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 | 餐饮油烟VOCs排放清单计算和健康评估 |
黄佳伟 | 材料工程 | 满瀚阳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福建省道路交通源污碳精细时空尺度表征与环境影响研究 |
陈泽杜 | 材料工程 | 满瀚阳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 | 福建省石化产业链全周期污碳融合排放核算及减污降碳策略研究—以出口运动鞋为例 |
环境清洁能源开发课题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科研楼14号楼302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陈育明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组 员 | 陈庆华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肖荔人 | 教授级高工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李小燕 | 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吴军雄 | 研究员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
陈潇川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论文题目 |
李轩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陈育明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电极材料界面结构调控及其性能提升机制研究 |
李川平 | 化学 | 陈育明 | 全日制学术博士学位 | 高值化r-PET制备碳基纳米材料及其机理研究 |
龙晶 | 环境科学 | 陈育明、吴军雄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高倍率锂电池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
黄嘉芳 | 环境科学 | 陈育明、吴军雄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室温准固态钠硫电池正极/电解质协同设计与性能研究 |
吕世文 | 环境科学 | 李小燕、吴军雄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金属锂电池负极三维MIEC结构的COMSOL仿真研究 |
江艺童 | 环境工程 | 李小燕、陈潇川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晶格应力和缺陷耦合作用增强赝电容储钠机制 |
林炳宏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陈育明、陈潇川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废旧锂离子电池和废PET聚酯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 |
缪宇辉 | 材料工程 | 李小燕、吴军雄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钠硫电池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
谢维翔 | 材料工程 | 陈育明、李小燕 |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 离子添加剂协调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生态环境规划评价课题组
一、开题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1月3日(周三)15:3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14号楼三楼301会议室
二、开题报告的考评小组成员名单
组成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组长 | 李家兵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成 员 | 谢蓉蓉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李小梅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
三、开题报告的硕士名单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类别 |
胡威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李小梅、谢蓉蓉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邱晓红 | 环境科学 | 李家兵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吴碧婕 | 环境工程 | 谢蓉蓉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
范智鹏 | 环境科学 | 李小梅 | 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