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环境与资源创新创意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0


各高等院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是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依据《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办法(试行)》(闽教规〔20232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省级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项目的通知》(闽教高〔20256号)等相关文件,结合我省大学生环境与资源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现决定举办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环境与资源创新创意大赛(竞赛编号:GJS202520),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践行生态文明,共筑绿色未来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环境与资源创新创意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高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领域的创新应用。以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在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碳减排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实践技能,为福建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碳中和学会

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

福建省环境教育学会

三、赛道命题

采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究和环境与资源技术应用两种选题方式。

(一)环境与资源学术研究

参赛队伍可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要求作品与减污降碳、生态修复或资源化利用密切相关,并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参赛作品须以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形式提交,重点评估其研究的科学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二)环境与资源技术应用

基于实际环境与资源问题需求,设定具体的技术命题,以环境治理或资源循环技术优化为主,参赛队伍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发解决方案。作品须展示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核心算法优化效果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对技术指标进行实时评价与展示。

四、参赛对象

福建省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允许跨学校、跨院系组队报名,也可个人单独参赛,无专业限制。每个参赛团队成员数量不得超过3人,指导老师数量不得超过2人。参赛选手只能参加1个团队,不可同时参加多个团队。参赛选手不得临时变更。每个参赛队伍只允许参加一个赛道,并只允许提交1件参赛作品。每件作品仅由1所高校推报。

五、参赛方式

(一)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本科组和研究生组分别进行(参赛队伍中有研究生参加的将归类为研究生组)。初赛采用线上匿名评审方式进行,决赛采用线下路演方式进行。

(二)报名学术研究选题的队伍应提交论文作品格式参见附件1网评PPT及诚信承诺书,报名技术应用选题的队伍应提交海报作品格式参见附件2)、网评PPT及诚信承诺书。(网评PPT不多于20页,不大于20M)除规定的材料外,各队伍也可在初赛报名阶段同时提交视频、图片或其他可线上展示的材料,可在决赛展示阶段提交实物作品。

三)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专家组成评委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选拔出获奖作品。

六、赛事日程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初赛安排

1.报名及提交初赛作品时间 :2025910日前

参赛者须自行组队并向所在高校提交报名表及参赛作品,各高校在截止日期前统一提交作品。

2.初赛作品评审时间:202510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后,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比。评审结束后,线上公布初赛结果,每个赛道选出相应的参赛队伍获决赛入围资格。

(二)决赛安排

1.决赛作品提交时间:202511月初

决赛入围的参赛队须在规定截止日期内,按照赛道要求提交决赛参赛作品。可在初赛成果基础上继续优化。

2.决赛及颁奖时间:202511

决赛参赛队伍将受邀前往决赛场地进行决赛展示(5分钟)及答辩(3分钟),并公布最终成绩。大赛组委会将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七、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原则上各赛道分别设奖励:

一等奖 5 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可根据参赛项目进行调整,其中一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10%、三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20%。)

八、初赛作品申报

以学校为单位报名,2025910日之前提交《高校汇总报名表》(附件3)电子版和盖章后的扫描件,以及竞赛作品(一项作品一个文件夹,含论文或海报、网评PPT、诚信承诺书扫描件等)发送到指定邮箱hzcs@fjnu.edu.cn。邮件名格式:高校名+报名表。

九、事项说明

(一)竞赛结果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竞赛获奖证书由大赛组委会加盖公章。

(二)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和其他费用,参赛期间所有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三)已获得各类竞赛省级一等奖(含金奖和特等奖)及以上的项目不得参赛。

(四)基于对参赛者学术成果保护的考虑,参赛作品仅用于评选及内部交流。

(五)大赛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十、联系方式

(一)大赛组委会邮箱地址:hzcs@fjnu.edu.cn

(二)大赛秘书处联系方式:林老师15521089498

(三)大赛官方通知发布网址: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https://jwc.fjnu.edu.cn/)和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官方网站(https://env.fjnu.edu.cn/

(四)大赛QQ群:1037556715(注:每所参赛高校仅限二位联系人入群)

(五)大赛联系地址: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福建省大学生环境与资源创新创意大赛组委会

2025425

附件:

附件1:学术研究选题格式规范.docx

附件2:技术应用选题格式规范.pptx

附件3:高校汇总报名表.xlsx

附件4:诚信承诺书.docx



常用链接

0591-22868175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理工楼6号楼
学院公众号